4月2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任务目标和一季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一季度,全省沿海港口克服疫情影响,完成货物吞吐量4.6亿吨,同比增长6.6%,跃居全国第1位。其中山东港口集团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了6.3%和7.6%,对比全国数据,增幅分别高出全国沿海港口整体增幅4.7%和5.2%,实现了稳健开局、稳中向好。
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刘中国介绍:山东港口以改革促进港口资源整合、业务链拓展融合,业务协同、一体化运营成效渐显,要素资源配置能级进一步增强。一季度吸引新增包括美西、美东、澳洲、非洲、东南亚等8条国际航线,成功开通“胶州上合示范区至青岛港”“河南三门峡至青岛港”农资产品专列,打通日照港至成都青白江站海铁联运新通道。特别是自3月份以来,全国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严峻态势,山东港口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优化流程、打通堵点、推动货物高效流转,多措并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六稳”“六保”、物畅其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在传统主业强势发力的背景下,新兴主业强劲提速。一季度,山东港口加快构建全产业港口生态圈,物流、金融、贸易等新兴业务收入占比达到72%,提高近6个百分点。新兴主业的发展成为山东港口持续优化盈利结构、稳步提升运行质量,助推传统主业高位发展的“关键一招”。
山东港口以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为目标,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召开了“智慧引领 科技支撑 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科技创新大会,全力推进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任务,自动化码头桥吊第8次刷新单机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工程建设方面,山东港口克服冬季气温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一季度有14个港产城融合发展项目建成投产,32个重点新建项目集中开工,46个项目总投资达571亿元,以项目为支撑放大港口“虹吸效应”。此外,重大在建码头项目加快推进、大干快上,一季度山东港口55个重大在建项目中,6个项目超额完成,49个项目按计划推进,助力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2022年,山东港口加大投资力度,持续提升港口设施保障能力。2022年,重点推进年通过能力约1.4亿吨的23个码头泊位、600万立方原油储罐、38万立方液体化工储罐、88万立方LNG储罐、34万吨粮食筒仓、160万平米堆场、年输油能力4850万吨的长输管道及港口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坚持科技创新,持续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对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信息系统工程、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工程、智慧港口信息基础设施工程等三大工程,扎实推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聚焦前沿技术,持续助推工程科技创新。加快新能源技术应用,实施智慧绿色建筑项目试点,推广屋顶光伏、风力发电、可再生能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在港口建筑中的应用。
来源:齐鲁网·闪电新闻 记者 高杰 报道